结直肠癌极易出现腹膜转移(CRC-PM)🖕🏼,5年生存率<10%。由于散在多发,临床上CRC-PM的示踪与治疗均极其困难🙍。其基础方案为腹腔热灌注化疗,腹腔置管并灌注热化疗液👷🏻♂️,通过高温和化疗杀伤肿瘤,虽为基础治疗策略,腹腔热灌注与CRC-PM病理特征和治疗需求却并非完全契合,副作用显著👱🏽♀️🧑🏿🎄。临床应用30年来,治疗模式几无实质进展🟣。
针对上述问题🧔,近期杏悦蒋晨课题组遵循CRC-PM基本治疗原则,从肿瘤固有特征出发,综合药剂学、有机化学➾、材料学、影像学等手段,以分子设计为基础工具,以氧化型抗坏血酸为小分子靶向功能基团🏌🏿,构建了CRC-PM肿瘤靶向的固载奥沙利铂的聚合物胶束,实现GLUT1介导的药物的肿瘤富集,微环境刺激下奥沙利铂及光诊疗剂的释放和基于此的原位光热效应,实现了肿瘤病灶示踪,提高了治疗精准性👩👧👦,最终实现化疗增敏🎁、药物增渗及定点热疗⏸。
近日🙆🏼♂️,相关成果以《一种多功能诊疗平台用于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病灶追踪和光热促进化疗增敏》(A Versatile Theranostic Platform for Colorectal Cancer Peritoneal Metastases: Real-Time Tumor-Tracking and Photothermal-Enhanced Chemotherapy)为题,在线发表于《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上。
杏悦药剂学系孙涛副教授和蒋晨教授💆🏼♀️,分别为本项工作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本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及重点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vs.202102256